搜索

主题

帖子

5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5
发表于 2024-10-16 06:36:42 2 浏览 0 回复

中国老百姓眼中的中国经济症结

  北宋诗人苏轼有一首名诗,《题西林壁》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
  笔者以前写东西,不习惯引经颂典,原因是笔者身处最底层的百姓中间,平日里听惯了的都是老百姓最通俗、最简洁的口语,而自己的水平也就能写一点中学生的“议论文”而已。害怕由于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限,引错了经颂错了典。不过,今天引用苏诗人的这首诗,自觉的自己能力还可以理解不错,还不会张冠李戴。有一位网友说的好,跳出“经济”看经济,正印证了这首诗的寓意。
  当今的中国经济,可以说才真正是处在“崩溃的边缘”。实体经济上升乏力,发展无后劲;股票证劵业大盘业绩,十米跳台、三米跳板来回折腾;服务业乱象丛生,毫无诚信;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彻底消失的黄、赌、毒、黑恶势力横行的现象又重新出现。只有既无技术含量又无科技优势的房地产业“一路高歌”,并带动了银行业虚幻的“繁荣”。然而,从当今金融市场上看,房地产业离全面衰退不远了,所以才有了抢劫式、强盗式的拆迁运动,此所谓“棚户区改造”和“基础建设”的“一举多得”式的疯狂。这就是笔者用一个普通百姓的角度看到的中国当今经济的乱象。
  中国经济的问题在老百姓看来,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,用八个字完全可以概括,那就是“生产过剩,消费不足”。笔者这里的“生产过剩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剩,而是所生产的东西根本不是消费所用;而“消费不足”所对应的也不仅仅是“生活消费”。然而,就是这八个字,被所谓的“经济专家”们,搞得鸡飞狗跳,开出的药方不是让经济“便秘”,就是让经济“拉稀”。而官僚们根据这些药方所做的决策,不是“火气旺盛”,就是“底火不足”。对于中国当今的经济困境不但毫无效果,而且还在逐步恶化。
  笔者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,中国当今经济所有问题的症结还是在农业问题上。当年,毛泽东智慧地发现,中国革命的力量源泉在农村、在农民之中,从而领导中国革命走向了正确的道路。而现在这个问题同样存在,而且越来越明显。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,那就是被公知、精英们所顶礼膜拜的西方资本主义是如何建立起来的?同样是消费,但是这个消费伴随着侵略扩张和掠夺,1949年前的中国近代历史和世界殖民史,充分地解释了这个问题。中国可以走这样的路吗?答案是明确的,不能。这就限制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范围。但是,中国有中国的优势,这个优势就是在十三亿中国人口中,70%以上在农村,即便是现在农民工众多,可他们的根还在农村。这也就说明,中国的工业品消费依然要在农村完成。而当今的农村现实已经无法完成这个消费任务,其原因就是当今的中国农村,70%到80%的村庄已经成为死村或者半死村。笔者在所在地调查过,离城镇20公里的农村基本没有生机。而前一段回到过祖籍,那可是沿海开放地带的农村,村中的景象与三十年前相比,房屋虽是翻新了,街道业扩宽了,可以说比我离开农村时大变样了,可街道上除了晒太阳的老者和步履蹒跚的孩童,同样毫无生机。
  笔者曾经跟朋友说过,三十多年前改革是从农村最先开始的,而失败也是在农村最先失败的。其原因就是农村分田后就被抛弃了。失败的标志是1983年秋冬季节的全国严厉打击刑事犯罪。前几天有则新闻,说杜润生过101岁生日,许多前高官和现高官都去参加了。而且杜润生被这则新闻称作“农村改革之父”,多么大的讽刺。就现在的农村现状来看,杜润生是农村改革失败的罪魁祸首之一,再恰当不过。
  可以这样说,农村的“联产承包责任制”,表面上看,是激活了农民小农意识里的积极性,在短暂的时间内,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。笔者祖籍是1978年底开始分田,笔者1979年6月离开农村时,农民的积极性是很高涨。可是1984年笔者回去的时候,这种高涨的情绪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,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“骂娘”声。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,是因为“联产承包责任制”虽然在短时间内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,然而却从根本上摧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,断绝了农业更新换代的希望。农民虽然当时没有看到这一点,但是他们却体会到了沉重的耕作之苦。过去集体时代由机械和大牲畜从事的劳作,分田后不得不由人来代替。过去由集体承担的农业税赋,现在却要由每个人头来承担。此时的农民开始怀念生产队时代了。
  1978年以前,笔者所在的大队有2000多口人,分成四个小队。大队有24马力多功能拖拉机两台,12马力拖拉机4台;播种机每个小队都有三到四台,简易脱粒机和分离机每个小队都有两到三台,中型粮草分离脱粒机每个生产队一台。单功能收割机属于大队,麦收和秋收大队根据需要调配。公设有农机服务队,大型履带式拖拉机十几部,联合收割机十几部(与履带式拖拉机配套使用)。这些农业机械构成了小队、大队、公社三级农业机械化的雏形。而每个生产小队根据自己的特长,分别建有油坊、磨坊、粉坊、豆腐坊,及食品粗加工作坊。农机修配在大队一级刚刚建立。农业科技也开始渗透到田间地头。我们大队开始跟着公社的农技人员学习育种和肥料的调配和改进。可是1978年的年底,随着土地的分配,一夜之间统统消失。从此断绝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更新换代的路子。这是“联产承包责任制”的第一桩罪过。
  1984年,在杜润生的主导下,强行解散了人民公社,使得农村党的基层机构彻底瘫痪。其实这只是压垮农村发展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农村基层管理组织其实从1980年就已经处于瘫痪状态,这也是自1980年开始,农村犯罪率逐年升高的根本原因。分田以前,农村的基层管理组织大队有党支部、共青团、民兵连、妇委会、治保会等,小队有党小组、团小组、民兵排、治保小组。这些组织的有效管理,使得农村犯罪得到了有效控制,晚上离开村子,必须到治保会登记,民兵连凭治保会登记通知,允许你离开村子,回村以后要销号的。也许有人会说,这是专制,这是限制人权。岂不知当这些组织和制度消失以后,农村犯罪率一夜之间成几何倍数上升。而说这些组织和制度专制和限制人权的人,如果这些犯罪是针对你和你的家人的,你还会这样说吗?毋庸置疑,这些组织和制度现在来看是有很多缺点和失误之处,但是,就是它的存在,有效的遏制了农村的犯罪。
  上面写这么多,似乎跟经济毫无关系,然而对于那些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,是让其了解中国农村对中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性。可以这样讲,中国完全可以把 “与世界接轨”的经济方式作为辅助手段,而集中全部精力发展国内。新中国建立六十多年了,其经济的根还是不能脱离农村、农业。上面说了,中国有十三亿人百分之七八十的在农村,即使现在很多人不再种地,他的根依然停留在农村。而中国工业品的消费,完全可以依靠农村,而不必大量的出口海外。
  现在一提到消费,有些人就会想的生活消费品。其实消费可分为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消费,生产性消费就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动力,现在我们不必做什么金融改革,货币改革,更不需要什么自由贸易区。这些东西能出大豆玉米呢?还是能生产小麦大米?老百姓认为:这些东西只能出骗子和卖国贼。其实这些都是概念性的东西,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没有任何实质意义。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重新激活农村,激活农业。
  中国的实体经济为何低迷的低迷,垮掉的垮掉?有人会说银行歧视,不给贷款,没有钱就不能发展。这类说法如果是普通来百姓还情有可原,如果是稍微懂得一点经济规律的专家或者官员的话,笔者认为,这些人不是骗子,就是白痴。改开以来,全国各地都争先恐后地引进外资,都引进了一些什么玩意?可口可乐、百事可乐,造饮料的,就是在水中加入碳酸物质,有技术含量吗?引进了康师傅、统一食品,干什么的?做面条的,就是在面中加入防腐剂,压成面条,烘干烤熟。多少技术含量?再就是做鞋的、做衣服的、再就是橡胶、化工、采矿、石化、电子玩具组装,数来数去没有一项属于基础工业的。而且这些企业享受着超国民待遇,不但挤压着中国的基础工业和民族工业,而且还剥削和压迫着中国的农民工,污染者中国环境,就是没有提高中国的基础工业。不可否认近几年中国可以生产数控设备了,可是核心技术是人家的。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,基本没有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,即便是有一点,也是在夹缝中艰难生存。引进外资不但与农业抢夺劳动力,而且挤垮了中国的基础工业。一个基础工业不强大的国家,工业如何发展?靠做衣服做鞋,能提高基础工业水平吗?
  中国的基础工业除了为国家高精尖产业输送产品外,绝大部分产品是面对农村市场的。象农业机械、水利设施,灌溉设备、防洪排涝设备,农村有广阔的市场,而今,农村处于死亡的边缘,如何能消费的了大量的工业产品?产品卖不出去,企业哪来的资金发展和提高?现在除了化肥企业与农村的联系还算正常外,其他的工业已经基本上断绝了与农村的联系,而且化肥企业还造成了环境污染。大批的农业机械企业倒闭就说明了真实情况。
  农村的死亡还不仅仅反映在工业上,农业自身的问题也说明,农村的改革彻底失败。2011年十月,笔者带着爱人回到祖籍,都已经是中秋节以后了,地里的水还有没排出去的。地里进不去人,怎样收割怎样播种?这让笔者回想起1974年的夏天,大雨连续下了3天,村子周围的大水坑满满当当,村外沟满壕平,可是农田里,除了十分低洼的地块有少量积水外,其它的基本没有积水。这是农田水利设施起到的作用。当年的农村,每五六十亩一个台田方,台田两则是宽3米深2米的沟,雨水丰沛年份,每条沟里都有水,而这些水沟与路边的更大的沟相连,遇有大雨,农田里的积水排到台田沟里,再通过外面更大的沟排到更大的河里。所以田里不会有积水。2011年那次回去发现,台田沟已经填平,就是为了那几分地的“红利”,原来用于排洪的河道已经多年未清理,除了淤沙就是生活垃圾,已经失去了排洪的功能。就在本月初,笔者现在所在地下了一场大到暴雨,城外村子里,水把席梦思床飘起来了,十台水泵排了四天也没有排干净,农田里的积水一米多深,秋季玉米、大豆等作物绝产。如此大的积水要在三十多年前的平原农村,是不可想象的,县委书记也有被撤职的可能。可现在农民只有自己解决了。
  有人统计过:自从农村解散人民公社后,所有的农业机械都被闲置,慢慢的变成了一堆废铁,最后被所在乡当废品处理了。农田水利设施,分田到户大家各忙各的,水利设施无人维护,基本上全部废弃,直到遇上了旱涝灾害,农民简直束手无策,现在农村又回到靠天吃饭时代,遇到灾害,农业就要减产,农民真是苦不堪言。农村当时被损毁的农机如果用经济价值来衡量,全国加到一块不下几千亿,损毁的农田水利设施恐怕得几万亿也许不够。你想想,现在建一个中型水库没有千亿下不来,当时全国有800多座大中型水库,如果全部恢复起来得需要多少钱?还不算排灌设施。如果连排灌设施也全部恢复得需要多少钱?恐怕把外汇储备全部用上也不定够。也就是说,损毁的这些东西,等于白白改革了三十多年。
  这就是中国经济困境的症结,要破解它方法很简便,但是需要有胆量,因为要破解这个症结的方法,直接妨碍了某些人抢劫中国最后的一份国家资产阴谋。那就是土地规模化,生产集体化,禁止区域内土地自由流转。而这两化直接阻碍了所谓“城镇化”的推进。但是这两化又有区别于当年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化。只要农业被激活了,工业特别是基础工业就会相应地有所改观。当今急需完成地既不是金融、货币改革,也不是自由贸易区的试验,而是逐渐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,改造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,引导农民回归土地。土地的两化改造先从股份制开始,就是各家各户的土地要以股份的形式集中,参与农业劳动的另给报酬,不参与农业劳动的只给土地的股份。这样改造下去,当农业有了一定的积累后,农村各种各样的小加工业,再进行改造。当农村工业有一定的规模后,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  笔者理解,所谓城镇化,是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,农业富裕劳动力向工业集中的一种趋势,是自觉的、自然的行为。这里有个前提,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使得农业的富裕人口向工业分流。而现在的城镇化推进,是本末倒置的。现在的农村别说现代化了,连规模化生产都达不到。这样的城镇化是违背客观规律的,也违背市场规律。笔者查询了百度百科上的城镇化定义,完全按照当今某些人的口味定义的,属于强迫城镇化,目的还是土地。
  综合上述,中国经济离开农村的兴旺发达,永远无法脱离困境。而城镇化推进,是加速农村死亡极端卑鄙手段,从而将导致中国经济的彻底崩溃,彻底沦为他人的附庸。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https://www.richdady.cn/zixun/item-5192.html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返回列表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登录或注册

团队

侧耳倾听

官方客服

扶摇-Q:1980774506

官方QQ群

652692981(站长互助群)

扫一扫快速加入

群号652692981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